《从2008到2022》 :苏炳添成绩提升 教练功不可没

时间:2021-09-27 11:52:48     来源:搜狐体育
分享到:

原标题:《从2008到2022》 :苏炳添成绩提升 教练功不可没

进入2021年,搜狐体育视频节目《从2008-2022》奥运访谈开播,新一期《从2008到2022》:全运会观察。搜狐体育资深记者郭健对话体坛周报副总编曹亚旗和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那么,他们究竟都发表了什么观点呢?

在严格的新冠防疫措施下拉开全运会帷幕,目的是测试其对疫情的“零容忍”战略,从而为将于2022年2月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做准备。作为中国在新冠疫情背景下举办的首次重大赛事,这次体育盛会将持续到9月27日,赛事将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以防止感染。新冠限制措施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因为这是中国顶尖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成功几周后再聚首。

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说:“实际上,这一年的全运会感觉更多的是交接棒的意味更浓一些,一些打过奥运会的老将可能在全运会交出最后的成绩单之后,就会选择隐退,或者说起来转向其他的岗位,然后一些小将呢,比如说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运动员,全运会的考验怎么说呢?至少能够让体育迷于对他们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包括像五年前天津全运会,当时广东男篮的队员到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在的中坚力量,可以说是新生代的中坚力量。所以,之前的这种味道可能会更浓一点儿,但是因为阴差阳错,因为疫情的缘故吧,以前的东京奥运会整体推迟一年,奥运会整体推迟一年之后,全运会没有推迟。这样,我们的运动员从奥运会结束之后,结束了隔离,风尘仆仆,马不停蹄,马上就要赶去全运会,结果我们发现,实际上包括天津全运会,包括之前的历届全运会,实际上它的热度,当然确实是有一定的热度,但是都不像今年的这个全运会热度这么高,所以很大一部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运动员确实也是延续了东京奥运会的这种很好的状态,特别是在一些重点的比赛里面,不管是奥运选手还是非奥运选手的,可以说给奥运选手掀桌子的场面也是大有人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实事求是的讲,也确实是沾了这个奥运推迟一年的热度。实际上,这个热度从八月份一直延伸到了九月份。”

从东京奥运会到陕西全运会,两项大赛的相隔时间非常近,这对于运动员们的体能提出了不小的考验,同时也让运动员能否创造好成绩提出了挑战。

体坛周报副总编曹亚旗说:“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一个担忧,因为我们说一个正常的赛季,对于夏季的运动员和运动项目来说,比如三、四月开始就是赛季初期,属于练兵阶段,那么5、6、7、8、9月大概就是属于频繁的比赛期,因为分站赛,世界杯、大奖赛都比较频繁,那么在这个过程之内,分站赛如果说每站都参加,会出现一些起伏,但是有些确实我们一些强势项目,也出现过连续包揽的情况,尤其是分站赛的冠亚军,我们优势项目出现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况,所以我觉得,虽然说我们受到疫情的干扰,回来之后有一个隔离期,不是特别系统的训练,但是对这些运动员,整体保持的状态还是不错的,而且我们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正常项目,比如说一站大奖赛,接着另外一个大奖赛的话,我觉得,取得这样的成绩也不算太让人觉得不能够理解。因为现在不是说奥运会是年终的最后一场比赛,比赛结束后应该进入一个冬训开始体能储备了,不是这样的一个节奏。按照正常以前的节奏,八月份比完之后,10月还有很多的分站赛,甚至很多世锦赛,本来在9月底、10月份进行的单项就是这种形式的,包括世界杯什么之类的比赛也是如此。所以说,现在大家并没有说身体出现一个疲劳,出现一个懈怠,那么在正常的比赛中,我觉得,如果把它当成两次大奖赛,或者比如一次世锦赛下来,又来一个年终总决赛,比那个时间跨度还要小一些,那我觉得队员状态维持成这样,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结果。”

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男子百米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举行。广东队选手苏炳添以9秒95的成绩夺得冠军,“苏神”打破全运会赛会纪录,这是他职业生涯第十次突破十秒,在中秋佳节圆了全运冠军之梦。

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说:“第一,我们注意到,赛事组委会非常细致,赛程安排非常用心的,比赛正好是在中秋节,月圆之夜的晚上,我们其实发现很多的比赛包括联赛,包括奥运会,很多的赛程的设置,实际上在最初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实际上比赛的推广,或者说包括NBA的圣诞大战,实际上都会在一些很有意思的节点上安排一些含金量很重的比赛。本次全运会百米决赛,苏炳添第10次突破十秒大关,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结果,特别是我们看到苏炳添,从八月份到现在的话,时间隔得并不是很长,其中有一段时间的隔离期,但是发现他实际上的个人状态并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还能够在几枪的比赛中都能够拿到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他身边的国家队队友,包括用苏炳添个人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中国的短跑已经形成了集团优势,包括在接力赛中,苏炳添的出现给现场的观众一个比较大的意外和惊喜嘛,但是广东队最后没能拿到冠军,但是我们也看到,从个人的表现到个人的实力,斗志或者精神层面,实际上,苏炳添从八月一直到九月,整个状态其实都是能够延续下来,也是令人感觉到非常欣喜。”

奥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决赛,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夺得第六名。这是黄种人首次站在奥运会百米决赛赛场上,而且半决赛的9秒83,更是突破了黄种人的极限,将亚洲纪录提升了0.08秒。随着本次全运会拿到了个人首枚百米金牌,“苏神”也完成了个人的十全十美。

随后各种比赛中,苏炳添的状态越来越好,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并且多次比赛都跑出了九秒几的好成绩!毫无疑问,在刘翔退役之后,苏炳添再次把中国短跑拉回到聚光灯下,成为后刘翔时代中国短跑新的领军人物。

体坛周报副总编曹亚旗说:“首先,因为我们要考虑到他的年龄,因为从东京奥运会推迟的时候,当时他就聊到年龄,因为疫情推迟了一年之后,其实巴黎这个周期已经只变成三年了,相对来说希望还是比较大的,当时他没有太正面的回答问题,我觉得年龄确实是一个因素。应该说,百米夺冠之后,苏炳添也说过,说如果输的话,可能自己就退役了,我觉得他这么说,说这种话,说明现在对苏炳添来说,他也知道岁月不饶人。也就是说,就算你的竞技状态再好,但随着你的年龄增加,你的身体负担增加,那么你能在一个赛季比赛中维持一个很高的水准,你的身体上面,在不受伤的情况下,能承担多大负荷,那对于他这样的老将,对自己身体是有更多的认知的,我觉得这个首先,我们理性的看待就是,他的年龄是我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反过来,第二点,那我们后面的年轻人确实有很多很多,势头很不错的苗子,那么是这些苗子真的用成绩压制苏炳添,逼得他在国家队相对来说,没有机会代表代表中国队去比赛了,还是这些人短期内又无法顶替他的地位。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矛盾的选择,但是竞技场嘛,我觉得硬实力说,从目前来看,苏炳添今年跑进十秒,我觉得,只要他想跑,调整得好,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而这种状态我觉得最起码持续一、两年,持续到明年的亚运会,以及再往后一年,我觉得应该问题不是特别大,但是说至于巴黎,还有三年时间,确实有点太长了,那怎么维持一个很高水平,那训练状态怎么样,我觉得确实给我们整个的团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挑战。但是,今年他所有的表现,不管全运会,还是东京奥运会,他的表现已经让我们相信,我们现在依靠一些科学的辅助手段、恢复手段、训练手段,是可以在这个30多岁,这样的年龄段维持一个比较高水准这种竞技水平的,我们也可以看看,就是对比较加特林30多岁,35或36岁也能出一些好成绩,那我觉得从现在体育发展到今天,各个项目的运动员,职业寿命其实都得到延长了,从这点上来说,我们希望苏炳添能够继续维持一个高水平,那么以他为标杆来说,这些中国的后辈们,短跑的新鲜血液,来不断的挑战和冲击,以至于说大家能够一起推动中国田径、中国短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而不要局限于苏炳添是不是能夺金,是不是可以多坚持几年,我觉得最后是成绩来说了算吧。而且苏炳添,我觉得他不会轻易放弃的,他现在还是处于自己一个最好的状态,今年是最好的状态,那我觉得明年起码应该有一个延续吧。”

9月21日20时40分,备受期待的全运会男子百米飞人大战打响。17277名观众涌进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见证这场决赛。东京奥运会跑出9.83秒创造亚洲纪录的苏炳添最终以9.95秒赢得金牌。而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苏炳添也是真情流露。

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说:“一般情况下,我在采访之前的亚运会比赛中,我们看到田径的比赛,多少还是有一点,相对于这种热门项目来讲,因为本身它的场地就比较空旷,比较大的那种体育场,就会显得相对的门庭冷落一点。但是,这也就是明星运动员或者说大牌运动员能够给运动带来的这种所谓的明星效应。至少有一部分的观众是冲着吴炳添的名号来的,冲着中国短跑第一人,亚洲第一人的这个名号走到现场。当然了,我们并不是说运动员的个人感召有什么不好,但是这种情况总是有一个从0到1的开始,如果说能够从一个对一个,一个对几个运动员感兴趣,或者说对体育运动员的感兴趣,然后逐渐的对这个项目,对这个运动感兴趣,对整个体育感兴趣,这样的感召也是一个可以说是善莫大焉的好事情。其实,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看到这么多的观众能够到现场去观看比赛,实际上,这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和振奋,因为毕竟从去年的年初开始,这个疫情的影响,对体育界的影响,其实还是蛮大的,包括像东京奥运会,看到了这种世界最高水平的国际比赛,这样比赛都是空空荡荡的场馆,有的时候,一方面是运动员自己喊声的回音,另外,则是在场边自己的队友或者教练的声音,其实都感觉非常非常大,和之前,在2019年之前的很多大型比赛,其实相比起来真是,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感觉还是有一些失落的。从这一个角度也能看出来,随着疫情逐渐控制,昔日我们习以为常的人声鼎沸,和那种体育主导的生活,相信未来还会有一天能够回到我们中间。”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夺得全运会百米金牌的苏炳添不仅只是圆了自己的全运冠军梦,他表示要把金牌献给自己的教练袁国强。苏炳添说:“我跟教练许下过愿望,这个冠军要送给袁导,他为中国短跑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他没去东京奥运会,但一直在幕后指挥我们、支持我们。这块金牌也属于袁导,谢谢袁导!”

体坛周报副总编曹亚旗说:“说到他和教练关系的话,我印象中应该是他在2015年左右采访的时候,当时其实就出现过苏炳添遇到一些瓶颈期吧,就是觉得,成绩就这样了,突破不了,遇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麻烦,等等!但是后来,确实在教练,包括外教的一些帮助下,他取得了一个成绩上的突破,包括后面,就是不断地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包括今年跑出九秒八三。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一方面是他自身确实有这样的天赋,另外一方面,我觉得应该是师徒之间的配合,特别在技术细节上的一些改进吧,或者说经过这些,我们现在想改,大家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那么如果我改的效果特别好,两人彼此间的信任度可能会更高一些。因为我觉得当时采访的时候,应该是2015年。左右,当时就聊到了,就是教练怎么去帮助苏炳添突破瓶颈,怎么去克服。因为当时我们对比的就是博尔特,我觉得以后可能很长的一段时间,说到短跑,说到百米的话,我们就用一个参照物,就是博尔特。因为当时博尔特,他的步幅太大了,尤其后程的,他的步幅维持在那种频率,之后步幅一旦起来,别人很难追上,当时教练就说,苏炳添的步频,说他的步频已经不错,已经足够高了,对他这种的小个子,但是以后如果他想出成绩,就需要他在步幅上弄一点,哪怕比如说每步幅上,每一步你能多出个三厘米,有可能都会出现一些跨性的进步。确实,后面也是围绕这方面去训练,就进步了,包括我们看到网上的视频,他的弹跳非常后,往上就是众伸直跳,腿不打弯的话直接一米多的箱子,轻轻松松就上去,这都是后面对自己,我觉得一方面是他对自己的要求特别高,另外一方面就是跟教练之间的配合确实非常默契,彼此之间都有特别好的信任。教练相信我这个徒弟,那么他的极限不是现在这个水平,是更高的水平,那么给他提供更高、更严的这种要求,那么对于苏炳添来说,也相信教练对自己的要求是针对自己的,有针对性的,这种举措,那么他也会去执行,那我觉得这真的是我们中国体育圈,也是师徒之间的一个佳话吧,这种案例其实是非常多的。”

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女子撑杆跳高决赛在西安举行,浙江选手李玲以4.70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心潮澎湃的李玲几度哽咽、落泪。

说到全运会的比赛,李玲坦言带了自己二十年的教练对她非常了解,也根据她目前的状态和情绪制定了周密的比赛计划,“今天的比赛计划、战术制定得非常好,这才有我比赛中的发挥,非常感谢我的教练!”说完这句话,李玲用纸巾擦去了脸上的泪水。

中新网体育部总监卢岩说:“说到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其实在整个体育的历史上,其实有很多可以被拿出来,被称道的这种佳话,就是这种所谓的师徒关系。包括当时刘翔和孙海平,因为我们也看到了这次的全运会,孙指导也是出现了在全运会的赛场上,发现他,还是很惊喜的,发现这么多年的岁月,好像并没有在孙指导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实际上看到孙指导的时候,那么一瞬间,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刘翔叱诧风云的那个时候。包括比赛中,汪顺和朱指导,因为教练,特别是中国的教练,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可能比如说像训练中的技术动作细节,你的步频,然后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国内的教练,一方面就是这些竞技层面的,这些地方肯定要做的很多。另一方面,为什么会有这种师父的感觉,是亦师亦友亦父亦母,这种感觉更多的,特别是对运动员,包括生活,包括很多起居的细节,其实都是关心的非常到位。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就是在朱志根教练,一夜一夜的不睡觉,然后就守在运动员的房门外,为什么守在房门外呢?就是提醒其他运动员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声音小一点,自己的爱徒明天要比赛。其实很多这种细节就感觉到,因为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在台前看到了运动员的很高端的状态,但是实际上,运动员自己心里,实际上更多的是有一杆秤,自己的成绩是怎么来的啊?在业务上是怎么能够取得突破的?生活上、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包括衣食住行,很多这种小小的细节上,实际是这种小的细节,日日夜夜的这种朝夕相处,给运动员更多的关爱,包括性格的塑造,其实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所以,我们说到很多运动员在赛后都会非常激动的去感谢自己的教练,感谢自己的师傅,其实也是感觉非常能够理解,特别像李玲,今年可以说,刚刚从奥运会的特别不如意,作为一名老将,他身上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知道她和教练在平常的日常中,他们的沟通是怎么样的?但是能够坚持,能够让这一个四朝元老的老将能够坚持下来,然后能够在全运会上,最后以一个好的成绩,夺得冠军。我想他的这个教练应该可以说功不可没,不然的话,运动员也不至于那么的激动。因为从比赛结束之后,到经过混采区,可能中间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然后至少你要问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够来到新发布会的现场。一般的来说,到了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话,很多的情绪都已经停住了,但是我们看到,运动员在这个时候还是非常的激动,可见给他的内心造成的影响,带来的烙印应该是非常非常深刻,可以说是百感交集的这种感觉。”

国传统文化讲究“尊师重道”,师傅的权威至高无上;西方的价值观崇尚个性、竞争和自由,反映在体育上,就是追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成为西方体育的精髓。在中国,教练可以开除队员,而在国外,队员可以炒掉教练。

直到今天,中国的体育人依然恪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教练的绝对权威不容挑战。中国田径领军人物刘翔始终喜欢称教练孙海平为“师傅”,从“教练”到“师傅”,多了几分亲情,更多了几分崇敬。而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不同,教练有指挥的权力,队员却也有合理挑战的权力。在中国文化中功成名就的教练一旦到西方执教,一开始很难适应这种状况。

体坛周报副总编曹亚旗说:“我觉得,喜、怒、哀、乐,都是感情的表达方式,可能这方面,有可能国外的一些人、运动员,跟我们的运动员比一样,因为我们以前总是说,偏外向一些,偏内敛一些,中国人这种情绪相对来说就是性格上比较温和一些,就是可能更感性一些。那么,咱们取得成绩的时候,你脑海里就是无形中会想起很多以前的各种片段。但是,我们也有些运动员是很开心的,就是笑的时候是夺冠之后很开心的在笑,我觉得都有这种情绪表达,是正常的一个表达,说明这个人有血有肉,那如果是一个人真的只是一个金牌机器,然后夺冠之后不苟言笑,也不知道哭了,也不知道笑,那我觉得真正成一个运动机器,那可能这个人就是不会那么吸粉儿。我觉得现在我们看到的运动员,不管是他哭了,还是笑了,我觉得起码他在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情,我觉得这些都是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其实应该通过更多的渠道去了解背后他们为什么哭,为什么笑,他们身上的故事。我觉得,就是更多的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成绩,因为取得这样成绩,他就很开心了,那不一定,有可能他取得这个成绩不一定会开心,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成绩是金牌拿到了,但是这个成绩跟自己预期可能有差距,我们看到有些人,可能赛后也不是那么开心,也有这样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都应该去接受、包容一些,然后更多的是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就像刚才提到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像李玲他们这种项目,教练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付出的其实非常多,就像教练关心队员,这些方方面面咱就不说了,但是起码像李玲她们这个撑杆跳,还有像标枪这种,他们出国比赛的时候,比其他的运动员要麻烦很多,因为说起来都是田径运员,但是不一样啊。你说,短跑的,可能提前俩小时去,在机场直接托运行李就行,甚至有的可能不托运行李,背包上飞机。但是,撑杆跳属于超规物品,必须要提前托运,我采访过他们教练,就是像这样的物品,有时候他们要3到4个小时出发,到机场了,你要办各种手续,然后去办理手续,因为你的行李超规格,那么能不能够托运?选择什么的航空公司,那么对他们来说,可选的空间就不像其他人,比如说短跑运动员可能更方便一些,而且落地之后,又要去取行李的时候,那时候,教练和助理教练要承担这种责任,让运动员早点回酒店去休息,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看不到的,有很多这样背后的故事,我相信每个项目都有,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场景下才会体现出来,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运动员被问到,家人了,教练了,或者自己的队友,这个运动员机会失控,其实是背后一定有他们一段段比较特殊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可能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细节,但是足以触动人心,而且这也是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中,带给我们多多可以值得去揣摩、去学习的地方,这些感情都是很真挚的。”


本文链接:
友情链接 马竞俱乐部合作伙伴 瓦伦西亚俱乐部合作伙伴 麦迪T-Mac品牌代言人
更多精彩玩法请关注 更多精彩玩法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 salonsport
COPYRIGHT © 2018 - 2023 搜龙体育 黑ICP备19000149号